第一章 非我即敌[第1页/共4页]

而后,郡中诸长吏登高台,祭奠先贤与四方神明,以祈丰年。农时未至,命郡中成童以上者退学馆,习《五经》;待砚冰释,命郡中小童入小学,习篇章开蒙。女红织布,合诸膏、制小草续命丸。

刘虞能不心动么?

刘虞看着燕北很久没有说话,沉吟着问道:“这天下局势……真坏到这个程度了吗?”

归正燕北没掌控。

在燕北看来,不管袁氏董氏,亦或是那些群起的天下诸侯也好,比起刘虞没一个能让他看上眼的,都算不上甚么好人。与其天下权益让他们得去,倒不如趁此机遇将幽州权势做大,在战役中谋得更大的权益与名誉,不管纷争成果如何,将来了不起再打一场拱卫刘虞入朝辅政,到时候甚么都安宁了。

燕北的话让刘虞沉吟,他有掌控让董卓不翻脸吗?他当然没有,谁都没有这类掌控。很久,刘虞感喟道:“董卓之错,不在其将兵,不在其辅政,亦不在其废立……错在他是董卓啊!”

“有,只是很难。”燕北坐正了身子,扶着膝盖对刘虞说道:“眼下天下诸侯起兵,皆在关东之地,我幽州若再想吞六州定天下,已不成能。”

幽州,蓟县,州牧府。

“仲卿,你看看吧。”

不管局势坏到甚么程度,起兵都只能让时势变得更坏。

如果本年没有战事没有天灾,等候辽东郡的将会是前所未有的丰年。一郡之地产粮三五百万石的多了去,但郡府收上百石粮草,莫要说是在幽州的辽东郡,就算在中原,也只要十几年前才呈现过这般气象。

起码董卓在洛阳做的事情,传入刘虞之耳的都不算甚么好事。

这个时候再扯甚么大义,说甚么忠君报都城已经完了。刘虞还是藐视了这场纷争,他们掠取的是天下权益,这类事情本就非我即敌,谁还会讲甚么道义。

“余尝闻逆贼起而贤人生。昔诸吕为乱,平勃抖擞;莽逆篡朝,窦融忧心。盖因其忠臣不发,则社稷难安余曾读秦纪,赵高放肆而李斯附逆,则百二秦关……”这是一篇檄文,燕北越看越心惊,直接略过中间看向最后,“州郡当各整兵马,陈兵待发,以挽将倾,并匡社稷,以立贤名,於是乎著。如律令!”

燕北心中嗤笑,面上不露声色地皱着眉头对刘虞问道:“刘公可晓得,如许的檄文,天下另有谁收到了?”

“中原这帮人呐,个个都是不晓得消停的,辽东才过上几天好日子,又要兵戈。”燕北微微晃着脑袋,一摊手对刘虞说道:“刘公这下明白了,去岁就说,您一句话,是吧,部属率兵南下把他们好的坏的都清算了,这会都该度过黄河了……但是现在事已经出了,您焦急也无济于事,不如想想该当如何应对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