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三老爷微微皱眉,仍旧笑着道:“母亲一贯疼我。事已至此,不过是使几本性子罢了。”

于妈妈服侍她一辈子,天然听得懂这话的意义,并不跟着点评家里爷们,只一味宽解道:“便是三房真和姜家做亲又如何?魏相和余次辅出了名的反面,魏家不还是娶了余家女。小孩子或娶或嫁,说到底也影响不了甚么。”

再说得露骨残暴一点,真有甚么事儿,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,说舍弃也就舍弃了。

周氏神采又变,外头的事,她不如丈夫看得远想得深,内宅的眉眼凹凸倒是她的刚强。

于妈妈叫了个别面媳妇去请念驸马,完了见于老夫人倒在炕上直喘粗气,忙挨上前揉心口捏额角,持续劝道:“三老爷都多大年纪了,又在外为官多年,您何必拿他当小孩子置气?儿孙自有儿孙福,您自做您的老封君,总不差清福享用。”

念驸马分开正院后直奔三房,没在三房花厅坐等,只站在花厅院中的老树下,耳听念三老爷很有武官范儿的沉重脚步声由远及近,才微侧了脸,冲念三老爷点头,“三弟这是不顾母亲反对,也要和姜家做亲了?”

周氏双眼放光,矜持地点头道:“老爷既然拿定了主张,我哪有拆老爷台的事理。只是母亲那边……”

恰好老侯爷去得早,大老爷也跟着走了,说句不好听的,驸马爷当初承爵尚公主,真可谓赶鸭子上架。

现在有了机遇,他当然要紧紧抓住。

上头,另有个打小做候府世子经心培养的大老爷。

白叟疼幺儿,本是人间常态。

老侯爷老辣精干,和二哥哪有半点类似?

现现在,驸马爷担着念家两府,竟是最有担负最可依仗的一个。

我长悠长久地闹,朱紫们就能长悠长久地听着公主的名儿、记取公主的人儿。公主府荣宠不衰,他们小两口的日子才气真过得好。至于这候府……老三当初想弃文从武,我是不肯的。还是老二劝的我。

老二支撑老三,他是侯爷,是念家的家主,我也就点了头。老三能外放川蜀重地,还是老二活动来的。成果呢?老三是有才调,只这才调没能让他在任上风生水起,倒把他的心养大了养野了。姜家,老三可真是挑了门好亲家!”

朝中为官,讲究出身不讲究前后。姜大老爷虽是在我以后才去了川蜀,但我在他部下为官多年,已然甩脱不掉这层干系。倒不如顺水推舟,趁着姜家起势,一心一意上四皇子的船。比起母妃得宠的四皇子,六皇子有甚么?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