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1章 平静的背后[第1页/共3页]

眼看干源不肯通报,杨道焕抱着一摞奏疏,直接往内里闯。

开首一句,大同总兵官署都督同知王玺等奏。接着说,大同三路俱有警报,各处烽烟不断,幸得天威浩大,已经临时击退强虏,保一方安然。

郑时在奏疏说,分巡按察司佥事李经说,鞑虏拥上万之众,趁隙潜入固原等地,要求拨兵马驰援固原。

从速持续翻了好几个奏疏,有献捷的,有出境追击的,另有表示统统尽在把握。

杨道焕像一阵风,撞进兵堂,就见正中端坐着兵部侍郎尹直,两侧是吏部和户部的官员,他们齐刷刷的看向他,神采各别。

杨道焕赶快把奏疏一封封叠好,抱着,像牛一样猛冲出去,直奔部堂。

“坏了,”杨道焕心说,“西北出大事了!”

“在,正在内里与几位大人商讨事情,你等等再见他。”司务干源放动手中的羊毫,有些吃惊的望着杨道焕。

这是情面,推委不掉。

“没事,你先下去吧。”杨道焕闷闷道,他也晓得火线的边堡和其他设施补葺急需求银子,但是银子不那么轻易送到。

杨道焕吧唧一下嘴,从肩舆走出,昂首睡眼惺忪的望着匾额,伸了个懒腰,转头对左科道:“内里天冷,你带着弟兄们到四周的茶社吃喝,有事我再叫你。”

“这个嘛。”干源不敢,“不是我不帮你,而是大人叮咛过,不准任何人打搅他。”

一顶软轿,在左科等仆人的保护下,从热烈的贩子穿行,直奔兵部衙门。

自从天子赐宴后,这都是平常事。

另有,以阮勤和尹直为首的兵部,在年前反而更忙。

欢声笑语的新年,与这位年仅十六岁的少年,仿佛没干系。

杨道焕手捧着一摞奏疏,这美满是吏员干的活。

进衙门时,与一些恰好上差的官员碰到,相互拱手打号召。

杨道焕更甚。

统统已经晚了。

天大的事,都比及过完年再说。

一顿饭吃完,估计到下午,直接就回家了。

被逼得没体例,杨道焕只好求干源:“你帮我出来通报一声,我有急事劈面禀报。”

想获得吏部尚书职位的李裕,现在仍在路上。和他一样往京师紧赶慢赶,另有新任兵部尚书马文升。

“告急军情?”尹直怒道,“胡说!军情已经措置,岂会让你一个小小的员外再议论此事。”

看完这一封,杨道焕已经喷出一句:“尽他娘的扯淡!”

“事关告急军情,我一刻都不能多等。”

“你不退,本部要上奏朝廷,告尔鄙视上差,不尊号令。”

明朝是公文帝国,来往文书有一整套流程。外埠或本地奏疏,都要送到通政司,由通政司编辑清算后送抵抗前,天子按照环境直接下旨六部措置或给内阁票拟或交司礼监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